什么叫做助贷机构
助贷机构是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产物,助贷业务符合银行数字化转型,技术与金融融合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助贷业务的出现其实有效地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未来有较大发展空间,全称是协助贷款机构。其主要的目的在于撮合放贷机构以及贷款客户之间的认识的中间商。
助贷机构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概念,在我们生活当中,是由第三方机构根据自身的优势,自身的一些业务场景,再利用到他们在数据、科技等等的优势去帮助到银行,或者是小贷公司等等的放贷机构,改善客户的筛选、信用评估、风险管控以及最后的贷款催收。在这个过程当中,它可以有效地缓解信息不对称,还有定价不精细的问题,资金不充足、风控不完备等等导致信贷供给对信贷需求的不适应问题,基于协同效应、规模效应,以及网络效应等,可以更好地实现信贷成本和收益、风险的动态平衡。助贷业务是一个使用常见的业务,诸如银行贷款中引入这种融资担保,还有银行与渠道商合作推出信用卡业务,定义都是属于助贷机构业务。征信机构和评级机构的信用评估,也属于该助贷业务的范畴。
助贷机构的发展具有什么意义
助贷机构有助于改善信贷功能,改善信贷功能之余,还能提高金融服务和信贷经营的收益。如果是资金支持型的助贷,金融机构获客成本以及资金的压力可能会相对较小,同时因为是共同贷款,所以可以看得到它的风险性会相对较低。如果遇到是像风控支持型的这种助贷,整个风控结构会更加完善,不良率也会有相对应的降低。那另一方面,它有助于改善像银行的数据获取、经营系统和风控的模型,提高了银行的获客能力、科技能力,以及风险控制的能力。也会提高银行本身的信用评估以及风险定价的能力。
助贷机构的经营争议与法律建议
对于助贷机构本身能不能去单独承接银行的授信决策以及风险控制业务,现在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不能,因为这属于特殊行业;另一种是能,因为这是有助于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以及提供风控能力的。
对于不能的观点,银行它是属于一种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是需要根据客户的信用、资金的流动性、利率、汇率等等的各方面因素,去操作合规等方面的风险。实际上风险管控又是银行的核心业务和最重要的竞争力。在助贷业务当中,如果银行将部分的授信审查、风险控制等核心环节去外包,单单成为一种资金的提供者跟这种发包方,实际上是存在很大的法律风险以及道德风险的。
助贷机构利用自身在这个数据,包括科技方面的一些优势,以及资金监测等方面的支持,可以具体参与到银行等放贷机构的贷前、贷中以及贷后的风控管理各个环节当中。从实践上来看,例如日常生活经常会接触到的蚂蚁、腾讯系的信用评级,实际上在放贷的时候也会作为一定的风控标准,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本身就是大势所趋。大部分的银行,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当中,用更多的APP进行放款,它可能是风控的角度,系统上判断这个人是否符合风控模型,是否应该把钱放出,放出额度怎么确定。但对于一些中小银行,对于数字化业务是没有办法单独实施风控的,助贷机构协助其开展这种联合的风控,变得势在必行。它有助于这些中小银行提升相对应的风控能力。
银行业本身是具有经营风险的行业,授信的决策和风险的管控,实际上是偏为它较为核心的业务之一的,如果全部由助贷机构这种承包,会有很大的扰乱经济秩序的风险。与此同时,一些助贷机构本身确实有这种较强的数字化的能力,以及场景上的优势。实际上也可以开发出很多银行所没有的先进风险控制的模型,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风险管控的优势。